实验室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正文

“2025年分析化学前沿论坛暨第二届发光分析与分子传感学术论坛”

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11-06 10:59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11月4日,由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发光分析与分子传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25年分析化学前沿论坛暨第二届发光分析与分子传感学术论坛”在西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东南大学梁高林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文锐研究员、上海大学诸颖研究员、南开大学陈威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杜衍研究员、长沙理工大学卿志和教授等位在分析化学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论坛由重点实验室主任袁若教授主持,化学化工学院百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

本次论坛聚焦分析化学交叉前沿领域与关键科学问题,特邀专家围绕最新研究成果作了高水平学术报告:

东南大学梁高林教授作题为《基于CBT-Cys点击反应的成像分析》的报告,系统介绍了选择性化学反应在活体成像中的机制创新与应用潜力;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文锐研究员以《复杂电化学体系界面过程的原位成像分析》为题,展示了多模态成像手段在电化学反应微观机制揭示中的应用进展;

上海大学诸颖研究员报告《同步辐射生物成像》,探讨了基于大型科学装置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新路径;

南开大学陈威教授作题为《纳米技术助力污染场地地下含水层绿色低碳修复》的报告,介绍了基于纳米材料的原位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探索;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杜衍研究员围绕《电化学精准基因诊断》主题,分享了无标记、高灵敏核酸检测新策略;

长沙理工大学卿志和教授的报告《核酸探针纸基传感器的构建及POCT应用研究》聚焦核酸传感技术在现场即时检测中的工程化转化与产业化潜力。

在报告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报告内容积极提问,与专家开展了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专家们结合自身研究与学术前沿问题,对相关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细致解读,并就青年科研人员关心的实验方法与研究策略给予了中肯建议。

本次论坛内容涵盖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分析、活体成像、环境修复技术、同步辐射成像、核酸POCT等多个分析化学前沿方向,充分体现了分析科学与生命健康、环境治理、智能诊断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多学科交叉特征。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为广大师生开拓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灵感提供了重要平台。

未来,实验室将持续打造高水平学术论坛,聚焦科学前沿,拓展交叉融合,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分析化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