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重点实验室周磊副教授和何荣幸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7.4)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ultilevel Stimulus-Responsive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Achieved by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from Triplet Excitons to Mn2+ Pairs in 2D Hybrid Metal Halide”的研究论文。
![](/__local/5/27/35/15E8E9EFA9ABF208DB70A408A3D_72E31014_2EF94.png)
研究内容
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一步水热法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一种2D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材料 (ABA2CdCl4),其中角共享的氯化镉八面体和3-氨基苯甲酸阳离子分别作为无机层和有机层,构建了一种具有丰富相互作用的结构体系来实现结构刚性的加强,与重原子效应共同作用,提高磷光发射效率。更重要的是,在主体中掺杂Mn2+后,由于有机层到无机层的有效的能量转移,有机层的绿色磷光与Mn2+的红色余辉紧密结合使得余辉发射具有宽范围的调谐特性。光谱和结构表征证明,Mn2+在主体中的存在形式为Mn2+对 (Mn2+ pairs),这是首次在2D金属卤化物材料中观测到Mn2+对,Mn2+对特异的浓度和温度依赖性,进一步增强了掺杂后的刺激响应灵敏度。ABA2CdCl4:x%Mn的余辉颜色可以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60 ℃)从青色变为深红色,同时还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循环20次后发光强度基本不变。
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材料,实现了通过三重态激子到Mn²⁺对的高效能量转移,从而在室温下获得多重刺激响应的磷光发射。这项研究不仅推动了多重刺激响应发光材料的设计,还为功能材料在信息加密、传感器和其他光学应用中的拓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广泛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产业应用前景。